俄罗斯目前正面临艰难抉择:究竟是耗费数十亿美元对老旧的核动力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造,还是直接退役节省资金牛点策略,建造更多的小型舰艇。
关于是否要报废"彼得大帝"号核动力巡洋舰,俄罗斯内部至今仍未达成共识。目前考虑的方案包括:要么进行现代化升级,要么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建造更多小型护卫舰,而俄罗斯正在权衡哪种选择更加划算。
虽然俄罗斯媒体早在 2023 年就曾报道过一个"最终决定",即永久退役"彼得大帝"号核动力巡洋舰,但如今这一计划却被重新拿出来讨论。
"彼得大帝"号是 1144 项目"基洛夫"级核动力巡洋舰中最年轻的一艘,1986 年铺设龙骨,1989 年下水,并于 1998 年进入俄罗斯海军服役。此后,"彼得大帝"号一直在北方舰队服役牛点策略,仅在 2008 年进行过定期维修。
经过多年服役,"彼得大帝"号核动力巡洋舰的系统早已老化,设备也因长时间运转而严重磨损。原有的 20 单元 P-700 "花岗岩"反舰导弹发射装置,如今也已不复当年之威。
多年来,俄罗斯内部一直有人提议,对这艘核动力巡洋舰进行现代化升级,使用 3S14 通用垂直发射系统(可装填 3M22 "锆石"高超音速巡航导弹、3M14 "口径"超音速巡航导弹以及 P-800 "玛瑙石"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)替换旧式发射装置,并对其他系统进行升级。
类似的改造工程正在另一艘姊妹舰"纳希莫夫海军上将"号上进行,在经过长达 25 年的维修与现代化改造后牛点策略,最近才重新开始海试。
支持对"彼得大帝"号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的一方认为,鉴于技术人员已经在"纳希莫夫海军上将"号项目中积累了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,升级工程可能成本更低、速度更快。
另一方面,"彼得大帝"号已服役超过 25 年,而"纳希莫夫海军上将"号服役不到 10 年就被送去大修。这意味着"彼得大帝"号不仅需要现代化改造,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修复。
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,考虑到维修、运营和现代化改造的巨大成本,继续投资如此庞大的军舰是否合理?一位俄罗斯海军上将甚至将这些核动力巡洋舰与二战时期的"大和"号和"俾斯麦"号进行了比较,这两艘战列舰虽然造价高昂、火力强大,但在实战中还没来得及发挥多少作用就被击沉了。
正因如此,俄罗斯海军内部有不少上将主张建造更多小型舰艇,例如护卫舰。这样不仅能增加舰队规模,还能提升作战灵活性。这些护卫舰同样可以安装 3S14 通用垂直发射系统,携带"锆石"、"口径"以及"玛瑙石"导弹。
不过,支持对"彼得大帝"号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人士反驳称,俄罗斯不能仅仅依赖小型近海舰艇,这种说法很奇怪,因为像 22350 型这样的护卫舰完全具备远洋作战能力。
此外,还有人强调,俄罗斯在近期根本没有建造新型巡洋舰的计划。考虑到俄罗斯造船业的真实现状,用"永远不会"来形容或许更加贴切。
至于"彼得大帝"号本身牛点策略,俄罗斯海军高层仍然认为这艘核动力巡洋舰具备继续服役的潜力。然而,最终结果很可能会再次重演"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"号航空母舰的命运,为了"面子"而不是面对"现实"。
雷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